樂活APP免費下載
免費會員登記
關於我們

145220177175
歡迎, 訪客
用戶名稱: 密碼 記住密碼

話題: 關注血糖

少落油鹽 乾果代砂糖  自製健康包 9 年 11 個月前 #1

  • Grandie
  • Grandie's Avatar
都市人工作忙碌,往往因趕時間致三餐都以麵包「醫肚」,但要提防麵包都會食到肥。有營養師指出,不少人的至愛港式菠蘿包、奶油多士等都屬於高油及高糖食物,建議可在家自製健康麵包,減低肥胖危機,自製麵包的好處是可以減少使用油、鹽及糖,如改用乾果如提子乾、杏脯,取代砂糖。市面出售的麵包多採用白麵粉,雖然口感較佳,但營養素不足。自製麵包可採用高纖全麥粉,當中含有鈣、鐵及纖維素。此外,改用酵母菌或酵母粉發麵包也屬較佳選擇,因為坊間的麵包多使用發粉、梳打粉,容易傷害胃壁,部份人進食後容易胃痛。

做法
1.將紅糖、依士發粉和水混合,待發酵至起泡

2.將其他材料放入一容器攪拌,倒入(1)的材料揉成麵糰,待發酵約45分鐘

3.麵糰發大至兩倍,切成若干份,揉成喜歡形狀

4.放在烤盤內再發酵約半小時,至再發大兩倍

5.在麵糰上加入燕麥片、提子乾作調味

6.放入180℃高溫的焗爐約30分鐘即成

7.可塗上自製杏脯醬進食,麵包可室溫保存3天

註︰如改做饅頭,可將搓好麵糰(3)放到蒸盤發酵約20分鐘,然後於滾鍋蒸10分鐘至熟

節錄自 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news/art/20140330/18672974
蘋果日報 2014年03月30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糖尿病 成因 與 預防 9 年 10 個月前 #2

  • 黃師傅
  • 黃師傅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初級會員
  • 文章: 21
  • 收到的感謝: 1
轉載: http://www.mingpaohealth.com/cfm/archive3.cfm?File=Archive/diseases/diab01.txt

身體內的胰臟會分泌一種胰島素的物質,分解血液中的糖分,提供身體活動所需的賀爾蒙。當身體缺乏胰島素,血液便會有過多糖分(葡萄糖)留下,形成血糖過高,到某一程度便成糖尿病。

醫生估計,香港約有百分之六的人口患有糖尿病,但當中近七成根本不知道自己患病,直到併發症出現﹑身體受到破壞後,才如夢初醒。

香港大學內分泌學系教授林小玲指出,與西歐比較,港人不知自己有糖尿病的比例明顯高很多,人家平均只有三至五成的人未察覺自己患者。她說,近年的情況已有改變,多了年輕人驗出有病,但仍需要進一步改善。

人體靠胰臟製造胰島素,而胰島素會讓血液內的糖份進入細胞,然後糖份會於細胞內變成日常活動所需要的能量。

胰島素不足或失去應有功能,不能讓血糖進入細胞而留在血液內,過剩的血糖在小便中排出,所以稱為糖尿病。除影響糖(澱粉質)外,胰島素缺乏也影響蛋白質及脂肪的新陳代謝,因而引起口渴、多小便、體重下降、疲倦等病徵。

基本上,糖尿病可分為兩種類型。

1)第一型

極度缺乏胰島素病者,多數為小童及年青人,病發急劇,體重減輕。治療時需要注射胰島素。

2)第二型(大多數糖尿病者為第二型)

多數為中年或老年人士,體內胰島素的效用減少,病發較慢,體重胖。可用食物控制或口服藥物治療。

兩者皆有遺傳的可能,但者後者與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有很大關係。

糖尿病屬長期病患,除第一型外,一時頃刻不會殺人,但若糖尿病患者缺乏適當的治療,血糖會維持在非常高的水平,這樣會對器官帶來不同的傷害。

1)肢體受感染及生疽

2)視網膜損壞致失明

3)中風

4)高血壓

5)心臟病及心臟病發

6)腎衰竭

7)神經受損

【成因】

醫學界現時仍未知糖尿病的成因,但臨床經驗顯示,下列人士較容易患上糖尿病,屬高危人群,患病率較一般人高兩至九倍不等。而擁有的高危因素愈多,患病機會亦相應大增。

1)超過四十歲(第二型)

2)家庭成員中已有人患上糖尿病

3)身體過重

4)沒有做運動的習慣

5)多次流產或懷有體形大的胎兒

【徵狀】

除非做血糖測試,否則無法從日常習慣中知道某人是否患上糖尿病,但若有以下病徵,便應檢一下﹕

1)小便頻密

2)口渴

3)肚餓

4)食慾良好但消瘦

5)疲倦及虛弱

6)皮膚痕癢,尤其是生殖器官附近

7)傷口痊癒速度較慢

8 )如廁時發現螞蟻在尿液旁

【治療】

1)多運動及注意調節飲食習慣和熱量;

2)除定期往醫生處診治,注射或服食降糖藥外,如已有五年以上之病歷者更須定期接受全身檢查,以防產生其他併發症或及早治理。

食得健康 身體健康

既然是血糖造成的病,只要透過飲食把身體的血糖保持在適當水平,身體自然健康。事實上,即使是服藥或打針去補充胰島素,也必須配合節制飲食才會收效,否則血糖指數仍會在暴飲暴食下上升,引發嚴重後遺症。

忍食要點

1)設計糖尿病餐單,並按照它進食

2)飲食要均衡,根據可攝取量進食

3)進食較多含有豐富複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尤其是含有豐富纖維的

4)減少進食含有高糖分的食品

5)減少進食高脂肪食品,尤其是含飽和脂肪的

6)減少進食高膽固醇的食品

7)限制進食水果和菜的分量

【預防】

飲食貼士

在家中要跟餐單飲食不難,但上班一族則不容易,難以避免在街外進食,但眾所週知,館子的食物多是高油高脂高鹽的「高危食品」,選餐似是一門高深的學問。

其實可以很簡單,多吃一些及少吃一些便可以。

多吃:

1)蒸、煲、燒或烤的食物,如豆腐、魚、雞等

2)沙律、蔬菜等新鮮食品,沙律最好是與調味醬分開的

3)低脂肪食品,如蒸飯、豆、沒有牛油的爆谷等

4)清水,或沒有糖的咖啡或茶

少吃:

1)油膩的東西,如炒麵等

2)較濃的東西,如加了椰汁的咖喱汁和肉汁等

3)油炸的東西,如炸魚、薯片等

4)高糖分的東西,如汽水、蛋糕、糖漿造的甜品

5)調味汁很濃而有大量脂肪及糖分的食品,如花生醬、甜酸醬等

6)忌廉狀的醬汁,如芝士醬等

7)多類高熱能的水果和菜

鳴謝:養和醫院體格健康檢查部主管楊紫芝醫生
日日運動身體好 男女老幼做得到
最後修改原因: 9 年 10 個月前 來自 黃師傅.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我們想說:感謝您!: Kanahei

糖尿病人飲湯小心 9 年 10 個月前 #3

  • Chan
  • Chan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黃金會員
  • 文章: 211
  • 收到的感謝: 6
「其實不少湯水中的食材,例如粉葛、青紅蘿蔔、栗子、蓮子、眉豆等,都屬高澱粉質的食物。當食材在水中被加熱的時候,澱粉質就會被分解,然後溶於水中。所以我們即使不吃湯渣,這些溶於水中的澱粉質,亦可以令到血糖指數上升。」

2014年5月29日信報


大家留意了!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為何會有糖尿病? 9 年 9 個月前 #4

  • Chan
  • Chan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黃金會員
  • 文章: 211
  • 收到的感謝: 6
以下人士有較高機會患上糖尿病:
  • 直系親屬患有糖尿病人士;
  • 患有高血壓、高血脂人士;
  • 曾有妊娠糖尿病史或曾誕下過重嬰兒 (體重4公斤或以上) 的女士;
  • 體重肥胖人士(其體重指標BMI超過23);
  • 中年(45歲或以上)人士等。

資訊來源:
醫管局
http://www21.ha.org.hk/smartpatient/tc/chronicdiseases_zone/details.html?id=98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怎樣預防糖尿病? 9 年 9 個月前 #5

  • Chan
  • Chan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黃金會員
  • 文章: 211
  • 收到的感謝: 6
肥胖是一個引致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,因此,我們可以透過預防肥胖,減低患上糖尿病的風險。以下是一些建議預防方法:

1. 保持理想體重,體重過胖者,宜定下減重目標(5-10%現時體重)
- 亞洲人的理想體重指標(Body Mass Index, BMI)為18.5-22.9

- 體重指標 = 體重(公斤) ÷ 身高(米)÷ 身高(米)

2. 均衡飲食,以「三低一高」- 即低脂肪、低糖、低鹽及高纖維素飲食原則為目標

3. 保持活躍,定期進行中等強度運動(建議每星期最少五天進行30分鐘或以上運動)

由於早期症狀並不明顯,每年適當的身體檢查可助及早偵測疾病。

資訊來源:
醫管局
http://www21.ha.org.hk/smartpatient/tc/chronicdiseases_zone/details.html?id=98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怎樣治療糖尿病? 9 年 9 個月前 #6

  • Chan
  • Chan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黃金會員
  • 文章: 211
  • 收到的感謝: 6
糖尿病暫時未有根治的方法,病人必須遵從治療方案,以控制病情,減少併發症。按糖尿病的類型及嚴重程度,病人須接受不同模式的治療。

(一) 飲食治療
所有糖尿病人均需遵從飲食治療。不同人士的熱量需要有別,患者宜諮詢註冊營養師設計適合自己的飲食餐單,以助控制病情,穩定血糖。一般原則如下:
  • 均衡飲食,定時定量,以「少食多餐」為原則,有助穩定血糖。
  • 適量進食含碳水化合物之食物(包括五穀類、根莖類蔬菜、水果、奶品類)。
  • 避免高糖份或含添加糖份之食物及飲品,以防血糖急升。
  • 避免過量脂肪(尤其是飽和脂肪如動物皮、肥膏等),以保持心血管健康。
  • 避免過量飲用酒精飲料,因為酒精會影響藥物效果,可能引致低血糖現象。此外,亦要避免空肚飲酒。若真的無法避免飲酒,男士每天應以少於2份酒精為限,女士則少於1份(1份相等於 300毫升啤酒 / 150毫升紅酒 / 45毫升烈酒)。

(二) 口服降血糖藥種類
醫生會根據個別病人的身體狀況、對藥物的反應及其血糖控制情況,決定如何用藥。

(三) 胰島素注射
胰島素注射是希望模仿正常人胰島素分泌方式控制血糖。這個治療方法會用於I型糖尿病患者及部分已用口服降血糖藥但仍未能把血糖水平控制的II型糖尿病患者身上。

資訊來源:
醫管局
http://www21.ha.org.hk/smartpatient/tc/chronicdiseases_zone/details.html?id=98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如何照顧糖尿病患者? 9 年 9 個月前 #7

  • Chan
  • Chan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黃金會員
  • 文章: 211
  • 收到的感謝: 6
患者必須正確學習並承諾對糖尿病的良好管理,包括以下各方面:

(一) 控制疾病
  • 遵從糖尿飲食原則
  • 家居監察血糖情況,如自我測試血糖
  • 依時服藥並了解藥物的作用及副作用
  • 注射胰島素的技巧
  • 每日運動,控制體重

(二)預防併發症
  • 了解低血糖的徵狀、預防和處理
  • 足部護理,保持清楚乾爽,穿有保護性的鞋襪,防止損傷
  • 口腔護理,定期檢查牙齒,預防感染
  • 監察血壓、血脂,及早偵測問題
  • 戒除煙酒,降低併發症風險

(三) 攜帶注明為糖尿病患者的手鈪或咭

(四) 按時覆診及接受評估,及早偵測及處理併發症

資訊來源:
醫管局
http://www21.ha.org.hk/smartpatient/tc/chronicdiseases_zone/details.html?id=98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9 年 9 個月前 #8

  • Chan
  • Chan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黃金會員
  • 文章: 211
  • 收到的感謝: 6
由於糖尿病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十分重要,醫管局於2010年開展病人自強計劃,與地區非政府組織合作,為糖尿病病人開辦理論及實用性並重的課程。課程主要分兩部分。

第一部分:教導病人有關疾病的知識,包括認識疾病、藥物及其副作用、控制血糖的方法,及飲食等;第二部分:調節生活模式,如食物的選擇、碳水化合物的計算、運動等,以實用性為主,注重與病人夥伴關係,以加強病人自我照顧的能力及動力;而小組的學習亦有助病人互相分享及支持。

非政府組織可按醫管局提供的課程大綱及內容,靈活安排課程模式,例如與病人到茶餐廳吃飯,教導及評估病人是否懂得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;在課程完結後亦會定期跟進病人的情況。

參加者能藉此加深對自己的疾病及管理的認識,並予以實踐,如每餐什麼也可以吃,但只可進食一碗飯的糖分,即五份糖;在超市會購買在營養標籤上糖分低過5%的食品;並需管理ABC,即糖化血紅素、血壓及膽固醇,減少嚴重併發症發生。

撰文 : 劉業添醫生

醫管局中央糖尿病委員會主席
http://www.hkej.com/template/dailynews/jsp/detail.jsp?dnews_id=4039&cat_id=9&title_id=691821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糖尿病的自我管理 9 年 9 個月前 #9

  • Chan
  • Chan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黃金會員
  • 文章: 211
  • 收到的感謝: 6
病 人 自 強 計 劃

http://www.sjscare.org/big5/sj040235.htm#2

服 務 內 容
由 2010 年 3 月 開 始,醫 院 管 理 局 與 聖 雅 各 福 群 會 攜 手 舉 辦「病 人 自 強 計 劃」,於 灣 仔 及 港 島 東 區 推 行 此 服 務

計 劃 宗 旨
加 強 參 加 者 對 慢 性 疾 病 的 認 識,提 升 自 我 管 理 病 患 能 力,減 少 病 情 惡 化 的 機 會,從 而 改 善 健 康 及 生 活 質 素。

計 劃 目 標
1. 針 對 個 人 身 體 需 要,讓 參 加 者 掌 握 更 多 日 常 生 活 的 健 康 知 識。
2. 藉 著 分 享,帶 出「自 我 管 理 健 康 生 活」的 態 度 及 方 法。
3. 建 立 自 信,讓 參 加 者 能 計 劃 及 實 踐 健 康 生 活。

計 劃 對 象
首 年 以 糖 尿 病 及 高 血 壓 為 主,輔 以 肥 胖 等 患 者,第 二 年 加 入 心 臟 病 及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病。 需 經 由 指 定 的 醫 管 局 港 島 東 聯 網 醫 院 的 普 通 科 門 診 或 家 庭 醫 學 專 科 門 診 轉 介。一 經 成 功 登 記 參 加 計 劃,需 在 半 年 內 完 成 課 程。日 後 若 想 參 加,需 要 醫 生 再 作 轉 介。


服 務 地 區 及 範 圍
醫 院 管 理 局 香 港 島 東 聯 網 ( 包 括 灣 仔 及 港 島 東 區 )
上 課 地 點 包 括 : 灣 仔、炮 台 山、鰂 魚 涌、西 灣 河、柴 灣


聯 絡 資 料
電 話 : 6573 9790
傳 真 : 3798 0094
地 址 : 香 港 灣 仔 石 水 渠 街 85 號 聖 雅 各 福 群 會 3 樓 B 室

服 務 申 請 辦 法
患 有 慢 性 疾 病 的 社 區 人 士,可 透 過 醫 管 局 港 島 東 聯 網 醫 院 的 普 通 科 門 診 或 家 庭 醫 學 專 科 門 診 轉 介 至 本 計 劃。

費 用
基 本 課 程 及 講 座 會 由 醫 院 管 理 局 及 聖 雅 各 福 群 會 資 助,費 用 全 免。個 別 小 組 會 收 取 導 師 費 用,有 關 詳 情 將 在 報 名 前 獲 通 知。
參 加 者 完 成 基 本 課 程 後 可 獲 贈 兩 張 本 計 劃 價 值 二 十 五 元 的 現 金 券 及 課 程 証 書。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糖尿病就一定「冇啖好食」? 9 年 9 個月前 #10

  • Chan
  • Chan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黃金會員
  • 文章: 211
  • 收到的感謝: 6
很多人有一個錯誤觀念,以為患上糖尿病以後就一定「冇啖好食」。其實,只要掌握糖尿病的飲食原則,糖尿病患者同樣可以在控制好血糖之餘,享受不同的美食。事實上,糖尿病飲食的首要原則就是均衡飲食,每日都應該進食包括五穀、瓜菜、水果、肉類和奶類的食物。糖尿病患者如因害怕血糖高,而不敢吃飯和水果,其實是非常錯誤的想法。

另一方面,飲食要定時定量,不要食無定時,亦不要暴飲暴食。每日都要安排早、午、晚三餐正餐,並在餐與餐之間加入適量的小食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碳水化合物的份量。糖尿病患者應該依照營養師的建議進食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,包括五穀類,例如粥粉麵飯、麵包、餅乾、麥皮等;高澱粉質的蔬菜,例如薯仔、蘿蔔、南瓜、粟米等;以及奶類食物和水果。這一點對於需要注射胰島素或使用糖尿藥的病人尤其重要,這樣才可以保持血糖平穩。

高纖穀物增飽肚感
揀選五穀類食物時,可多選擇高纖維的類別,例如以紅米、糙米來取代白米,用麥皮或全麥麵包做早餐。高纖維的五穀類食物可增加飽肚感,令血糖上升速度也較慢,可幫助維持理想的血糖水平。

糖分屬於碳水化合物,一些高糖分的食物,例如糖果、汽水等,由於碳水化合物含量高,消化吸收得快,對血糖的影響可以很大。所以對於血糖控制不穩定的病人來講,還是少食為妙。又或者可以適量選擇一些代糖產品,這樣就不會影響血糖的水平了。

基督教聯合醫院營養師陸國基

信報6月18日
http://www.hkej.com/template/dailynews/jsp/detail.jsp?dnews_id=4039&cat_id=9&title_id=691864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我們想說:感謝您!: Kanahei

生活無節制 30未夠患糖尿 9 年 8 個月前 #11

  • Chan
  • Chan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黃金會員
  • 文章: 211
  • 收到的感謝: 6
港人生活節奏急速,食無定時又飲食無度,不少人血糖水平長期過高,導致糖尿病,患者中有5%更是30歲以下年輕人。醫生指「最難搞」的患者是後生仔及職業司機,前者懶戒口,後者食無定時又少運動。多運動及適當飲食是減少糖尿病出現嚴重併發的不二法門,有患者14年間堅持每日風雨不改做運動,成功將血糖降至穩定水平。
記者:溫婉婷

糖尿病屬慢性疾病,不能「斷尾」,若患者未能調適其生活習慣,隨時在病發後五至十年內出現併發症,如水腫、血管閉塞及糖尿上眼及糖尿足等。

屯門醫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顧問醫生何堯炘指出,本港估計約有一成市民患上糖尿病,當中有5%不足30歲。他指,近年糖尿病漸趨年輕化,除了藥物治療外,患者適當調整生活對控制病情很重要,但年輕病人不愛受約束,通常難以做到戒口、定時作息及運動等要求,由於生活上沒有作出相應調整,容易令病情未能及時受控制,甚至出現併發症。

食無定時 少運動 難治療
何堯炘表示,要治療糖尿病不能單靠藥物,日常生活配合很重要,「病人要有心理準備,明白糖尿病隨時跟你一世,要定期覆診同接受治療,病人要聽專業意見,調整生活習慣好緊要」。他形容職業司機病人同樣難搞,因為工作時間長、運動量不足及食無定時,難以完全配合治療。二型糖尿病症狀不明顯,如口乾及尿頻等,建議市民每三年進行一次身體檢查,有助及早診斷。

73歲的蓉婆婆患糖尿病14年,並有高血壓及心臟病,她說,最初得悉自己患病感到很徬徨,更一度出現糖尿眼併發症,每天要服用多種藥物。後來她學懂何謂食物金字塔,並開始控制飲食,同時每天與丈夫一起跑步,10多年來風雨不改,又詳細記錄每次驗血糖的數據,監察有否超標。多管齊下控制病情後已能減藥,現在每天只需服食半粒糖尿病藥,糖尿眼亦痊癒。

盧秀珍年輕時不注重飲食,常喝汽水及吃甜品,約20年前經常感到口渴及疲倦,診斷後證實其患上糖尿病,起初她對於自己患病仍不以為然,直至知道糖尿病有失明及截肢等風險,才積極控制病情。她現時每星期會打兩至三次羽毛球或乒乓球,血糖水平能維持穩定。

source: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news/art/20140708/18792278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糖尿病健康食譜 9 年 8 個月前 #12

  • Chan
  • Chan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黃金會員
  • 文章: 211
  • 收到的感謝: 6
嚴浩秘方集

很多讀者希望介紹健康食譜,以下的食譜本來是為糖尿病患者設計的,但從中有不少適合各種健康狀況的人,很豐富也很難得,我選錄了部分。
1,南瓜湯──材料:南瓜300克。作法:加適量水,將南瓜煮爛,食瓜喝湯,分次食用,可代替主食。

功效:適用於糖尿病,易飢多食的患者。南瓜有降糖通便的功能。南瓜含鈷的量較高,這是其他任何蔬菜都不可相比的。鈷是胰島細胞合成胰島素所必需的微量元素,常吃南瓜有助於預防糖尿病。但南瓜中含有一定量的糖,過多食用可引起血糖增高,故應慎食,不可過量。

2,奇異果汁──材料:奇異果5個。作法:榨汁。
功效:奇異果中的維生素C含量高,每100克果肉中含維生素C100~450毫克,是天然的抗氧化食品,經常食用,也能降低血中膽固醇和三酸甘油的數值,是糖尿病合併有高血壓、心血管病、腫瘤患者的理想果品。適用於糖尿病,煩渴不止者.......

詳細內容:
https://www.happy-retired.com/blog-details/20140711100117/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抓緊黃金五年 糖尿也活得好 9 年 7 個月前 #13

  • Chan
  • Chan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黃金會員
  • 文章: 211
  • 收到的感謝: 6
糖尿病趨年輕化,有研究指出,本港兩成糖尿病人屬早發性糖尿病,約廿至三十歲確診。三成病人體重正常,因而缺乏危機感。有醫生表示,此類早發性病人若不好好管理血糖,五年後腎衰竭、患癌機會急升。曾有十多歲確診的年輕患者,因延遲醫治,結果併發糖尿腳需截肢,終於三十三歲壯年因心衰竭去世。有醫生呼籲,家族有糖尿病史者宜每年驗身,若確診要把握「黃金五年」控制病情。

中文大學香港糖尿病及肥胖症研究所分析一九九五年至二○○九年間,逾萬名糖尿病人,發現兩成三為早發性糖尿病,平均發病年齡僅三十歲,最年輕不足十歲。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陸安欣指出,糖尿病徵狀包括體重下降、小便量增加等,約六成早發性患者有家族病史,若父母有糖尿病,子女患病風險急增五至六倍。

陸安欣說,年輕病人的糖化血色素達標率(即糖尿受控)僅佔三成,顯示他們對疾病認知不足,亦拒絕接受治療。不少病人諱疾忌醫,年輕糖尿病人常伴隨高血壓及血脂異常,但研究發現,當中不足五成治療高血壓,逾七成血脂異常患者拒就醫。

她說,糖尿病「跟足患者一世」,病人愈早病發,生活愈受影響,平均每三人有一人出現嚴重併發症或死亡。若能把握確診初期「黃金五年」,透過胰島素控制血糖,可大大減少併發機會,「養好胰臟,令血管無壞得咁快,唔少人可以長命百歲!」

兄壯年病逝 胞妹誓戰勝頑疾
有家族病史的Betty確診糖尿病廿多年,她和兄長早於十多歲患糖尿病。兄長無積極求醫,最後受併發症影響於壯年逝世。Betty下定決心戰勝糖尿病,服藥和打針控制病情,現時健康良好。她勸勉病患者切勿諱疾忌醫,「最重要係避免併發症!」


0729-00176-078b2.jpg


資料來源:東方日報2014年7月29日
http://orientaldaily.on.cc/cnt/news/20140729/00176_078.html
最後修改原因: 9 年 7 個月前 來自 Chan.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馬卡龍含糖勁 日啖9件爆燈 9 年 7 個月前 #14

  • 榮大哥
  • 榮大哥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鑽石會員
  • 文章: 400
  • 收到的感謝: 5
0731-00407-038b1.jpg


0731-00407-038b2.jpg



【太陽報專訊】七彩繽紛的法式小圓餅「馬卡龍(macaron)」糖分爆燈,嗜甜男女要小心!食物安全中心抽查測試本港三百多個飲品、甜品及烘焙食品樣本的含糖量,發現馬卡龍平均四成是糖分,含糖率為甜品之冠,為朱古力心太軟蛋糕的兩倍,每天吃九個已超標。另外,喝一杯消暑紅豆冰如同吃九粒方糖,佔世衞每日建議攝糖量近九成。有營養師指不少節食減肥的女士,愛空肚進食甜品或超甜飲料,會阻礙身體吸收維他命及纖維等營養,長遠或影響健康。
食安中心去年七至十二月間,抽查本港十一種非預先包裝飲品、十種甜品及五種烘焙食品共三百三十五個樣本的含糖量,結果發現,甜品中含糖率最高的,依次為馬卡龍、朱古力心太軟和梳夫里,每一百克分別含糖三十九克、十九克及十六克,按世衞建議每日糖分攝取量五十克計,每個馬卡龍重十四克,每天吃九個已爆燈。至於紅豆沙因分量較大,每碗含糖二十七克,喝兩碗便超標。
採世衞新制全超標
飲品方面,每杯三百五十克的紅豆冰及菠蘿冰,含糖量分別為四十五克及三十四克,較四年前同類調查更高,喝一杯已逼近世衞標準。熱飲則以柚子茶最高糖,每杯含糖十九克。
至於少糖配方飲品樣本,平均含糖量較正常低兩成四。高糖的烘焙食品依次為鬆餅、芝士蛋糕和海綿蛋糕,每件分別含糖十八克、十七克及十四克,各吃一件已達每日建議攝取量。
註冊營養師陳國賓稱,馬卡龍以糖及杏仁粉攪拌製成,糖分高屬意料之內;而坊間的紅豆冰多採用現成含糖豆沙製成,故糖分較高。他指世衞今年三月草擬更嚴謹的新標準,建議糖分攝取量為舊制一半,故今次測試的部分樣本實際已超標。陳建議市民選擇低糖飲品,並注意平衡正餐與飲品甜品的分量。
倡嗌少甜糖漿分上
食安中心亦建議市民應減少進食高糖食物,如冰類飲品、馬卡龍和淨牛油蛋糕,應挑選少甜食物及要求糖漿與食品分開提供。

轉載: https://hk.news.yahoo.com/%E9%A6%AC%E5%8D%A1%E9%BE%8D%E5%90%AB%E7%B3%96%E5%8B%81-%E6%97%A5%E5%95%969%E4%BB%B6%E7%88%86%E7%87%88-222022243.html
無肉不歡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飲1杯紅豆冰=食9粒糖 9 年 7 個月前 #15

  • 榮大哥
  • 榮大哥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鑽石會員
  • 文章: 400
  • 收到的感謝: 5
JAA_01_a_20140731_L.jpg


JAA_01_b_20140731_L.jpg


JAA_01_c_20140731_L.jpg


JAA_01_d_20140731_L.jpg




【晴報專訊】夏日炎炎,一杯凍飲最為消暑,惟食安中心研究指,一杯紅豆冰含45克糖(即九粒方糖),相等於每日建議糖份攝取量九成,換言之,飲一杯已幾近達標;而廣受歡迎的馬卡龍,一塊已等於一粒方糖,日食10塊已超標。
食安中心去年7月至12月,從市面抽取334個非預先包裝食物樣本,涵蓋35種凍熱飲、甜品及烘焙食品,研究當中糖份含量。結果發現,飲品以紅豆冰含糖量最高,平均每百克含13克糖,其次為菠蘿冰及熱柚子茶,平均每百克含糖量分別9.6克及7.4克。
日兩三杯少甜同樣過量
根據世衞的建議,每人每日攝取糖份,應不多於每日能量攝入量10%,即以一個人建議每日攝取2,000卡路里計算,每日攝取不多於50克的糖份。
例如按一杯350克的凍飲計算,一杯紅豆冰已含45克糖份,已相當於建議每日攝取量89%,飲一杯已幾近達標。
至於港人最愛的凍檸茶及凍奶茶,飲一杯亦已分別攝取23克及22克糖份,相當於每日建議攝取量45%及44%,即使少糖亦含16克糖份,若每日飲兩、三杯已超標。

研究亦分析10款甜品樣本,以港女最愛的法國甜品馬卡龍含糖量最高,平均每百克含糖量達39克。一塊馬卡龍含5.3克糖份,佔每日建議攝取量11%,換言之,日食10塊已爆標。

朱古力心太軟及焦糖燉蛋含糖量亦高,食一份已分別平均攝取25克及17克糖,一碗紅豆沙亦含有27克糖。烘焙食品方面,當中以淨牛油蛋糕最高,平均每100克含24克糖,其次為海綿蛋糕及椰撻。

食安中心籲飲食界減糖
食安中心建議,飲食業界應進一步減低食品的糖含量,或提供各種分量或分量較少的食物,以及更多低糖的食物供消費者選擇;消費者亦應保持均衡、多元代飲食,宜減少進食凍飲、馬卡龍等含糖量較高的食物。

凍飲減味蕾敏感度 不覺太甜
註冊營養師劉立儀直言,凍飲猶如一個陷阱,對於缺乏運動量的白領一族而言,單是每日兩杯凍飲,一個月就已累積6,000千卡熱量,即是已經增肥近兩磅:「仲未計會食其他甜品!」
劉立儀表示,港人愛吃的茶餐廳,跟餐一杯凍飲,比熱飲含糖量更高:「凍飲會令味蕾敏感度下降,會落較多糖,可能熱飲落四茶匙糖已好甜,但凍飲落四茶匙糖漿才覺剛剛好。」

她提醒,保守估計四茶匙糖已相等於100千卡熱量,每日兩杯凍飲已攝取200千卡。她建議,若要進食凍飲,亦宜少糖或走糖,甚至以代糖取代糖漿:「每日不應飲多過一杯凍飲,最理想是不飲,或自己加糖,甜品亦不應日日食,如已飲一杯凍飲,當日就不要食甜品。」

轉載: https://hk.news.yahoo.com/%E9%A3%B21%E6%9D%AF%E7%B4%85%E8%B1%86%E5%86%B0-%E9%A3%9F9%E7%B2%92%E7%B3%96-224745129.html
無肉不歡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日食60克堅果 助控制糖尿 9 年 7 個月前 #16

  • Chan
  • Chan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黃金會員
  • 文章: 211
  • 收到的感謝: 6
【本報綜合報道】堅果被視為有益的小食,加拿大科學家近日更發現,二型糖尿病患者每日吃大約六十克果仁,有助改善病情。

加拿大多倫多聖米高醫院的醫護人員,回顧分析了十二項臨床醫學研究,一共涉及四百五十名糖尿病患者,結果發現,若患者每日吃大約兩份堅果,包括胡桃、腰果、榛子及長山核桃等,可顯著改善糖化血紅素及空腹血糖等兩項反映糖尿病病情的指標。

效果勝飽和脂肪
一份堅果大約相當於三十克,今次研究中的參加者則平均每日吃五十六克堅果。負責研究的專家又發現,在飲食中以堅果替代部分精製的碳水化合物食品,比起替代飽和脂肪,前者能達到更佳的控制糖尿病效果。

雖然堅果的脂肪含量偏高,但屬於較健康的飽和脂肪,今次接受分析的患者進食堅果後體重亦無明顯增加。

資料來源:
東方日報8月1日
http://orientaldaily.on.cc/cnt/news/20140801/00176_065.html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一招降血糖 (嚴浩秘方集) 9 年 7 個月前 #17

  • 樂活族長
  • 樂活族長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樂活管理員
  • 文章: 9
  • 收到的感謝: 2
前幾天的「酸梅治牛皮癬和濕疹」文章中講到:「梅精是高鹼性食品,通過調整身體中的PH值消滅繁衍在我們腸道和皮膚中的細菌和霉菌」,理論上濕疹和牛皮癬不是真菌引起,但當患了濕疹和牛皮癬之後,患處容易繁衍真菌而演變成另外一種濕疹症狀,所以濕疹和牛皮癬比較難消滅,現在有了酸梅,「通過調整身體中的PH值消滅繁衍在我們腸道和皮膚中的細菌和霉菌」,治療濕疹牛皮癬就又多了一個武器。我常說大自然是上帝的藥房,只要謙虛和耐心,必然會找到上帝為我們預留的一切食療。我又答應不斷更新改善各種食療方法,建議有皮膚病的患者除了以前說過的方法,每天也應該服用梅精茶,份量請參考前幾天的文章。

針對糖尿病的尿糖不降者,古方也善用酸梅,古方是烏梅、五味子各10克,山茱萸150克。換成梅精,烏梅改成四分一茶匙,加上以上藥材每天一劑,早晚一次,或者加到一天兩劑,早晚一次,把食材都放在保溫壺中,焗30分鐘後喝,不可以加糖。這個方法對糖尿病人可能是福音,有案例是當天血糖就下降,只要每天喝血糖都穩定。請試過的人來信告訴我結果,以便不斷改進,謝謝。

傳統的烏梅在中藥店就有,比較經濟,但請找一家可信的藥店,正宗烏梅是用傳統煙薰工藝加工而成,不要買到墨染的假藥材,烏梅本來不值錢,但現在人心更廉價。用上文推荐的日本梅精就比較放心。

更多內容:
https://www.happy-retired.com/blog-details/20140707094642/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變速步行句鐘 有效降血糖水平 9 年 7 個月前 #18

  • Chan
  • Chan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黃金會員
  • 文章: 211
  • 收到的感謝: 6
【本報綜合報道】糖尿病患者必須嚴控血糖,惟以往醫護人員一般不鼓勵患者進行太劇烈的運動,以免他們受傷,又或太辛苦而放棄。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,糖尿病患者若交替地急步行及慢步行,每三分鐘轉換一次,持續一個小時,控制血糖的效果比起全程均速步行更加理想。

研究人員找來三十多名確診患二型糖尿病並需服用多種藥物的患者,其中八人被編入不特別做運動的對照組,十二人編入「均速步行組」,餘下十二人編入「變速步行組」。兩組步行患者均要進行四個月鍛煉,每日步行一小時,每星期五次,他們會佩戴心跳監測儀,並以電腦加速計記錄步行期間的速度。均速組每次皆保持同一速度行畢全程,過程中須達到最高能量消耗水平的五成半;變速組則不斷交替重複急步行三分鐘、慢步行三分鐘,分別須達到最高能量消耗水平的七成及四成。

提升身體對胰島素敏感度
結果發現,只有變速步行組的血糖水平明顯下降,均速組及對照組的血糖水平皆毫無變化。負責研究的專家相信,這是由於人體進行短暫的衝刺後會出現「運動後氧氣消耗」反應,身體會燃燒脂肪,或有助提升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,從而控制血糖,但強調未來仍需作更大型研究,才可確定這種鍛煉模式的長遠健康效果。

資料來源:
東方日報 2014年8月11日
http://orientaldaily.on.cc/cnt/news/20140811/00176_056.html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一周兩餐即食麵 可致糖尿中風 9 年 7 個月前 #19

  • 榮大哥
  • 榮大哥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鑽石會員
  • 文章: 400
  • 收到的感謝: 5
HKET20140818LB01AP.jpg


HKET20140818LB01ATL.jpg


HKET20140818LB01BTL.jpg




【經濟日報專訊】一項研究顯示,一周只吃兩次或以上即食麵,已足以吃至糖尿病、中風上身,女性尤其高危。
鈉是導致中風的主要元兇。本報檢視13款在市面上出售的包裝即食麵及杯麵,發現近半的鈉含量偏高,吃一個已超出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,而台灣製的即食麵尤其高鈉。

本報檢視市面上出售的包裝即食麵及杯麵,出產自本地、中國、台灣及南韓等,發現當中每100克鈉含量由638至2,130毫克不等;若以每包或碗食用分量計算,則由1,130至3,120毫克不等,其中有6款食一個就已超標,以台灣出產的包裝即食麵及杯麵鈉含量最高(見表)。

滿漢大餐 食一包超每日攝取量
按世衞建議,每人每天的鈉攝取量,不應超過2,000毫克(即約一茶匙鹽)。本報比較8款包裝即食麵中,以台灣統一出產的「滿漢大餐葱燒牛肉麵」的鈉含量最高,每100克含鈉1,220毫克,以每包食用分量計達2,281毫克,換言之,食一包就已超出每日建議攝取量。
至於杯麵,同樣是產自台灣的「四洲大碗麵(燉豚肉麵)」鈉含量最誇張,每100克含1,560毫克鈉,食一碗的鈉攝取量更達3,120毫克,較「滿漢大餐葱燒牛肉麵」的鈉含量更高,食一碗就已超標0.56倍;其次高鈉的杯麵亦產自台灣,「台酒麻油雞碗麵」每次食用分量的鈉含量亦達2,252毫克。

女性發病率較高 長遠恐致腎病
即食麵多吃無益,美國德州貝勒大學醫學中心早前發表研究,分析1.07萬名19至64歲的南韓成年人,發現每周進食兩次或以上即食麵,罹患代謝綜合症的風險增加,且女性風險較男性高。研究員申賢俊表示,女性發病率較男性高,相信與兩者生理結構差異有關,如雌激素及新陳代謝。
香港營養學會會長丁浩恩表示,進食過多鈉質的食品,會導致高血壓、心臟病、中風等;他又稱,如經常外出用餐,進食即食麵、罐頭或醃製食品,必會超出攝取上限,就算在家煮餸,常喜歡用很多調味料如蠔油、辣椒醬等,亦很易超標。
心臟科專科醫生李麗芬解釋,鈉質由腎臟排走,長期攝取過多鈉質,會增加腎臟負荷,長遠或致腎病,亦影響血壓,引致中風:「身體有指定血液濃度指標,如果攝取鹽分增加,就會令血液濃度增加,需要吸收水份去(調節)指定濃度,令血壓上升,高血壓亦對腎臟有影響。」

轉載: https://hk.news.yahoo.com/%E5%91%A8%E5%85%A9%E9%A4%90%E5%8D%B3%E9%A3%9F%E9%BA%B5-%E5%8F%AF%E8%87%B4%E7%B3%96%E5%B0%BF%E4%B8%AD%E9%A2%A8-225817422.html
無肉不歡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雅培快速驗血儀 亞洲「應診」 9 年 7 個月前 #20

  • 唐邊鶴
  • 唐邊鶴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黃金會員
  • 文章: 185
  • 收到的感謝: 4
HKET20140826TB01AP.jpg



香港公立醫院急症室日均應診近7,000人次,高峰期非緊急病人甚至要輪候6小時以上。病人怨聲載道,醫護人員也做到「氣咳」。

  在嬰幼兒奶粉及醫院診斷市場同樣進取的美國雅培,其標榜用幾滴血就能在2至10數分鐘做到準確血液檢測的iSTAT儀器,已深入全球各大醫院,尤其在爭分奪秒的急症室。


雅培Point of Care總裁Sharon Bracken認為要令iSTAT普及,必須聘用本土員工了解醫護需求,與醫院共同改善流程。

  公立醫院急症室及門診經常迫爆,醫管局承諾即時處理危殆類的病人,15分鐘內處理95%危急病人,30分鐘內處理90%緊急病人。當局雖未有制定次緊急及非緊急病人的處理時間,但平均4至6小時已是人所共知,而問題將隨著老齡化人口加劇。

2分鐘有結果 加快斷症


香港醫院急症室長期迫爆,利用便攜式診斷器如iSTAT,可加快臨床斷症,令緊急病人得到及時治療,亦為其他病人縮短輪候時間。(資料圖片)

  雅培Point of Care總裁Sharon Bracken指:「香港55歲以上人口將佔整體25%,長遠對醫療造成壓力,應重新審視及檢討流程,讓危急及緊急病人盡快得到診斷及治療,縮短候症時間,避免醫療部門及急症室有人滿之患。」

  有別於傳統檢測的大型儀器,iSTAT屬便攜式,醫護人員可在病人身邊即場根據當時病情,決定測試項目,從其身上抽取幾滴血放進檢測盒子,插入iSTAT分析,視乎檢測的複雜程度,僅2至10分鐘左右已能取得結果,並當場治療;將數據上載回醫院的資訊管理系統後,更可做到化驗室級數的報告。

  突發性心臟病及胸口痛的治療,即使1分鐘的延誤都嫌多。有研究指,病人送院時間(Door-to-balloon time,即病人從家中送抵急症室接受治療的時間)若多於90分鐘,死亡率比90分鐘內高2倍。然而香港達標的Door-to-balloon time僅41%,最致命的原因是診斷延誤。

  目前iSTAT提供25種檢測當中,其中一種常用的檢測Troponin Test,可憑病人血液樣本中的Troponin蛋白質,判斷心臟病。美國大學醫院亦為胸口痛的病人做快速評估,令平均候診時間縮短10分鐘。特別是當醫護人員遇上急症或需搶救病人,病情危急或不明時,若仍依照傳統的採樣本及檢測流程,過程需時,隨時錯過救人的最佳時機。Sharon指出:「全球都需求這種有效率的醫療服務。」

港5醫院使用 便攜佔優

  全球診斷用品市場規模約280億美元,雅培以領導者姿態,於2007年將iSTAT引進亞洲,至今數量已增至10萬部,每年為逾500萬人進行快速檢測。

  「有趣的是,發展中國家的iSTAT應用,絕不下於發達國家。原因是其便攜性容許醫療人員為落後地區的病者提供即場檢測。」

  在香港,包括伊利沙伯、瑪麗、那打素、廣華、北區等5家醫院約20個部門均為用家。站在營運角度,Sharon謂:「醫療資源有限,病床空間昂貴,須加快判斷病情,決定是否轉移至其他病房,將資源讓予更有需要的病人。」例如本地一家醫院的病房,必須以iSTAT即場在病床前做各種檢測,以判斷是否適合為病人拿走氧氣罩。

  在雅培整體220億美元的營收當中,iSTAT所屬的診斷業務佔21%。歐美市場已臻成熟,市場雙位數增長,Sharon舉例:「有200名註冊護士的大型醫院,一般備有10至20多部iSTAT。」

  產品方案在美國一直帶頭,雖然目前大部分醫院仍以傳統大型檢測工具主導,但Sharon指出,iSTAT在便攜式檢測儀器市場僅面對零星的直接或間接競爭對手。若考慮到iSTAT不斷增加的檢測選項、評估速度、數據管理方案,及日後如何與智能工具穿戴科技的相容,則iSTAT在市場上仍佔有絕對優勢。

  不過她亦指出,亞洲市場仍在教育階段,預料香港會以低雙位數字增長,「市場形態其實取決於我們的顧客,即醫院是否懂得運用檢測模型。檢測項目有25種,獨立或混合測試均可,視乎醫療人員的需要而提供靈活性。」

(記者:吳曉怡)
摘錄自香港經濟日報

轉載: http://lifestyle.etnet.com.hk/column/index.php/management/executive/27090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建立頁面時間:0.175 秒
討論區核心: Kune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