樂活APP免費下載
免費會員登記
關於我們

352011477160
歡迎, 訪客
用戶名稱: 密碼 記住密碼
邊走邊吃:在馬灣野餐 嚐鮮味.念舊情

話題: 邊走邊吃:在馬灣野餐 嚐鮮味.念舊情

邊走邊吃:在馬灣野餐 嚐鮮味.念舊情 10 年 2 個月前 #1

  • 小師奶
  • 小師奶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上級會員
  • 文章: 137
1_2014-08-28.jpg

露營營地、泳池、燒烤場……本地公眾設施逐個被內地傳媒推介,順理成章地被攻陷。要逃離自由行賜給香港的「死亡之吻」,可到郊外走走,享受別具風味的寧靜。嫌長洲太繁華、坪洲太簡樸,可以到馬灣這個新舊互融的漁鄉小島,欣賞舊村的景致情懷,還可在沙灘野餐,享受周末閒情。

記者:區佩嫦

攝影:潘志恆、楊錦文

2_2014-08-28.jpg


提起馬灣,自然想起珀麗灣和挪亞方舟,大家總忘卻這個位於大嶼山與青衣間的小島,曾是個恬靜的漁村。馬灣之名,相信是源自島上漁民。由於漁民稱呼天后為「阿媽」,故將此島叫作媽灣和天后灣,後來演變成馬灣。昔日的馬灣,只靠水路接駁,居民靠捕魚、耕種和曬蝦膏為生,自給自足。自90年代初,青馬大橋開始動工,小島慢慢變天。2002年,珀麗灣進駐馬灣北部,一萬多人口讓小島繁華起來。小島東南部以墓地為主,而有二百多年歷史的西南部舊村則日漸凋零,由原居民遷進田寮新村開始,這條漁村已完成了歷史任務,亦開始被人逐漸遺忘。

賣沙成塾 古蹟館看歷史

抵達珀麗灣碼頭,沿珀林路向南走,經過田寮新村,一座座村屋整齊排列,穿插間視線被欄杆上的芳園書室指示牌吸引着。米白外牆、七彩紅頂的芳園書室由一座中式平房改建而成,據說前身是「陳氏書齋」的傳統卜卜齋。「1920至1930年,島上的陳氏族人將

東灣沙灘的沙泥出售,集資建成芳園書室。整幢建築物雖稱不上細緻華麗,卻將中西建築融合其中。」書室營運經理蔡俊傑(Andy)介紹說。

露台欄杆的幾何圖案以混凝土建造、屋頂兩旁的藍色盤長結圖案寓意吉祥如意、屋頂正中的護牆圖案為寶相花(隋唐佛教興盛後常用圖案)、室內的西式風支柱……每一個細節都有其故事,難怪這平房被評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。館內更成為收藏馬灣歷史和文物的古蹟館,放有天后誕時競投的花炮、漁民的住家艇模型和五、六十年代的尺牘課本。「尺牘為古人的書寫工具,『牘』是指書寫的木簡。因以一尺木簡作書信,故俗稱『尺牘』,期後發展成傳統書信的代名詞,不過現在這學科已經消失了。」Andy解釋。

芳園書室


3_2014-08-28-2.jpg

■芳園書室營運經理蔡俊傑

4_2014-08-28.jpg

■屋頂的女兒牆繪上象徵吉祥如意的盤長結及寶相花。

5_2014-08-28.jpg

■書室由中式平房改建而成,充滿特色。


6.jpg

■館內展出的迷你花炮,是天后誕時不可或缺的祭品。

緬懷淳樸 飄來蝦香鹹香

走出芳園,Andy帶我走入小徑,穿過一列六、七十年代興建的村屋。「當時村屋多以紙皮石為外牆,與現時看到的五、六十年代外牆設計完全不同。」此時我被撲面的海風吸引着,原來前方是石仔灣魚排。與其他水域的不同,它們離岸不遠,數十個藍綠魚排點綴蔚藍的海面,遠處是青龍頭的樓景,偶爾還有白鷺飛過,煞是好看。若非趕着前往其他景點,這兒必定是看日落的最佳位置。 沿小徑來到大街,一間間圍上鐵絲網的廢棄村屋,玻璃碎伴隨着半掉落的招牌,這兒便是馬灣舊村。曾幾何時是馬灣最熱鬧、最繁華的市集,現在透過鐵絲網窺探屋內那廿呎長瓷磚地櫃、牆身的汽水廣告、殘破不堪的冰箱,還有叠得高高的竹篩,湊近竟有股鹹香撲鼻而來。「這些竹篩是從前曬蝦膏用的,以前村民會在天后廟前的大空地曬蝦膏,鹹香飄滿整條村。可惜多年前馬灣蝦膏已停產,村民把竹篩放在天后廟旁,不捨得扔掉。」在廟的另一旁是棚屋,這些棚屋比村屋更殘更破舊,更有一兩間完全倒塌,但仍隱約看到是兩層高的樓房,靠近海位置是洗手間。偶然有些老村民不捨舊村,在棚屋附近乘涼閒聊,緬懷昔日的生活。
附件:
最後修改原因: 10 年 2 個月前 來自 小師奶.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
邊走邊吃:在馬灣野餐 嚐鮮味.念舊情 10 年 2 個月前 #2

  • 小師奶
  • 小師奶's Avatar
  • 離線
  • 上級會員
  • 文章: 137
馬灣舊村

7_2014-08-28.jpg

■天后廟旁的棚屋已破爛不堪,但還隱約可見內裏裝潢。

8_2014-08-28.jpg

■天后廟前的空地,曾是曬蝦膏之地。

9.jpg

■這座天后廟已有二百多年歷史。

10.jpg

■不能上樓的居民在村屋貼標語,控訴官商勾結。

沙灘提籃 賞青馬橋美景

馬灣面積不算大,漫步約兩個小時便能完全感受到古樸的漁村風味。要吃的話,可選擇有名的華記餐廳,它們用上馬灣蝦膏炮製的菜式是不少原居民的心頭好,有蝦膏爆魷魚、蝦醬炒飯、蝦醬蒸豬腩肉……不過這次我卻選擇提着藤籃,到草地或沙灘中享受陽光與海風。

位於馬灣沙灘的Café Roma可說是首批進駐馬灣的餐廳之一,還提供Picnic Hamper。由FINDS行政總廚Jaakko Sorsa主理,餐廳主打薄餅,以薄且焦脆響名堂。這次的Picnic Hamper有六道菜,簡單的曲奇、法包和玉米片,而主菜則可選擇薄餅或意粉,我當然選擇薄餅做主菜。提着重甸甸的藤籃到東灣沙灘,說是二人份量,一打開發覺竟是滿滿的,足夠四人享用。

先吃那環球海鮮薄餅,薄脆的餅底鋪滿吞拿魚、煙三文魚和虎蝦等,口感豐富且帶鮮味。再吃那香燒雞肉配鷹嘴豆烤蔬菜沙律,以低溫煮後煎香,皮脆肉嫩。另一心水推介是意式拼盤,眼前的巴馬火腿、意式肉腸、煙熏火腿、水牛芝士配車厘茄、香草烤意大利青瓜和鮮果串實在吸引,但最驚喜的是當中的油浸雅枝竹,以香草及蒜油浸了一日,味道鮮甜又帶蒜香。喝一口有氣礦泉水,舒服又閒適。可惜黃昏時,才發覺東灣只有青馬大橋景而沒日落景致,失策。

美經援村

11.jpg

■六十年代,美國總會資助興建的美經援村,現成龍友的獵影地。

12.jpg

■村民以漁民為主,村內設有溫習室,照顧漁民子女。

舊碼頭

13.jpg

■舊馬灣碼頭經常聚集釣魚愛好者。

14.jpg

■馬灣位於汲水門上,全因水流湍急,曾稱急水門,後來改名汲水門。

資料來源︰蘋果日報2014年08月22日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邊走邊吃:在馬灣野餐 嚐鮮味.念舊情
建立頁面時間:0.090 秒
討論區核心: Kune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