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專家建議家人應多留意長者情緒,避免長者產生負面情緒,甚至自殺想法;而父母或長輩面對困境時,應考慮兒童的生存權利,不應有「攬住一齊死」的念頭。
彩德邨慘劇中的爺爺失業一年,曾透露想自殺。明愛向晴軒督導主任郭志英指出,長者如生活失去寄託、誤以為自己失去價值,便容易產生負面情緒,嚴重者可患上抑鬱症。尤其是退休後,若仍處於待業狀態,難免感到壓力,「覺得自己冇貢獻」。
如說「等死」不可輕心
郭志英又表示: 「如果老人家身體差,本身有病,又成日講『等死』呢類說話,家人千祈唔好掉以輕心,應該要主動聆聽同溝通。」若長者有自殺想法或有負面情緒,又不愛與人傾談,「唔食唔瞓」,更將心愛物件轉交他人,代表響起警號,家人應該帶長者見醫生或社工。
和諧之家總幹事陶后華表示,不少父母或家人因為太愛錫子女,當遇上感到難以解決的困難時,可能會想到帶着小朋友一同自尋短見,不想留下他們活在困境中。但兒童的生存權利,不應由父母或家人隨意剝奪。陶后華強調當家庭面對困難時,應主動尋求協助,與子女一同走出困境;照顧小童可能是情緒壓力來源,建議如受困擾應暫停照顧小童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