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名人專欄 | 網絡作家 |
最新文章 | 日常生活 |
健康 | 牙齒保健 |
食譜 | 體育 |
經濟 | 手機/電腦 |
相片 | 其他 |
|
|
保健養生 | 時尚品味 |
家居雜貨 | 護老專區 |
專業服務 | 其他 |
|
|
中年健康 |
|
血糖血壓 | 心肝脾肺 |
腸胃消化 | 眼耳口鼻 |
腦脊神經 | 關節筋骨 |
男士健康 | 女士健康 |
精神情緒 | 中醫食療 |
頭髮皮膚 | 減肥增肌 |
時事財經 |
|
時事新聞 | 趣聞新知 |
投資理財 | 防騙專區 |
懷舊掌故 | 自由報料 |
興趣分享 |
|
旅遊 | 攝影 |
運動遠足 | 戲曲舞蹈 |
藝術文化 | 視聽娛樂 |
烹飪手工 | 其他 |
自組活動 | |
日常生活 |
|
自由吹水 | 二手買賣 |
飲飲食食 | 家庭社交 |
退休故事 | 手機APP |
|
|
會員福利 | 保健養生 |
家庭生活 | 旅遊娛樂 |
有機天然 | 眼鏡 |
樂活快訊 |
|
最新消息 | 意見反饋 |
541981237154
話題: 高爾夫揮桿六大步驟簡介
高爾夫揮桿六大步驟簡介 9 年 3 星期前 #1
|
高爾夫揮桿六大步驟簡介
萬丈高樓平地起,要是沒有一套可靠的揮桿法,不能保証隨時都可以揮出流暢的、正確的強勁一擊,這個人一定不能打好高爾夫。其實,無論男女老少,只要具有揮動球桿的能力,都可以成為高爾夫好手,唯一的條件是要有一套有效的基本揮桿法,而且能隨時依尋此法,紮好根基,基本功夫練得如舉手投足般的自然時,功夫就水到渠成了。 經多年學習高爾夫的心得及教學的經驗並參閱坊間的諸多文獻,僅將揮桿法分解為六個淺顯易懂的步驟;每一個動作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,如同骨牌作用一般,一波接著一波,一個動作引發著下一個動作,如此堆積起來的能量,其威力真是無可倫比,這股流暢的爆發擊球,完全靠著如行雲流水一般的揮桿程序來完成。如果能了解並熟練各項分解動作,日後自然可以把它們連貫起來,毫無阻礙的加以運用。 在每次擊球前,都必需注意到自已的握桿、站姿、球位、桿面方向、身體的放鬆、握桿的力量等基本要求,絲毫不可忽略,更不可因幾次的失擊而對上述的基本動作產生懷疑,而去改變它。大多數失擊的原因,都是在揮桿的動作過程中所種下的。 現將揮桿的分解動作用六個字來代表“帶、轉、移、放、跟、收”。敘述如下: 帶 將手臂與球桿一起沿目標線往後帶,此時身體、肩膀幾乎沒有動作,大約將雙掌帶到右大腿前方的位置。 正面圖 側面圖 易犯錯誤: 1. 身體中心點位移。 2. 右手太過主導,球桿太早由目標線內往後拉。 3. 過早曲腕。 轉 以脊椎為中心,左肩旋轉至下巴下方,在上臂與身體的夾角不變之下,左手自然伸直往右斜上方推出。當雙臂與肩高或稍高時曲腕將球桿定位,作出一個大幅度的上桿動作。 正面圖 側面圖 易犯錯誤: 1. 上桿動作往往過於急促,手、臂、身體的整體連結配合度不佳。 2. 全部只有手臂與腕部的動作,而不能做出身體旋轉的配合。 3. 身體有旋轉的動作,但太過於由手部主導上桿,因而造成上桿過程中右手過早彎曲,或手肘太向身後拉,常造成球桿偏移身體太後方及上桿過平。 4. 不能在適當位置曲腕,造成不當的翻轉手掌,使得桿頭不是太越過頭前,就是太倒向身後。 5. 快速的上桿折腕,等桿子上到頂點就扭曲變樣,無法有效控制桿頭位置,造成一種極不穩定的下桿動作,當然就不易聚集下桿的勁道。 6. 腰部旋轉太多,不能疑聚背肌的扭力,因而尚失了揮桿下擊時桿頭速度的產生。 7. 不能以右腿內側為身體重心的主軸,不是造成重心側移太多而崩潰,就是因移位不足而逆轉。 8. 膝蓋及上身前傾的角度破壞,造成中心點的移位,影響下桿桿頭位置的準確度。 移 重心由右腿內側,輕移至左腿內側同時右肩下沈,右肘帶到右肋前方,進入“擊球準備位置”。 正面圖 側面圖 昜犯錯誤 1. 重心移位太多。 2. 過早旋轉身體,造成一個由外往內的揮桿路線。 3. 過早釋放桿頭(伸直手腕)。 放 下桿的過程中保持腕部曲腕動作不變,直到進入“擊球準備位置”。大約手腕到達腰部之後,才釋放手腕使桿頭方正的通過擊球區,藉以得到最快的桿頭速度擊球。 正面圖 側面圖 易犯錯誤 1. 不能釋放桿頭,通常導因於太過用力的握桿,因而產生僵硬不聽使喚的手腕。 2. 沒有流暢的揮桿節奏,而產生過快的手臂動作,造成手臂己通過擊球區而桿頭乃無法跟上,使得擊球時桿面外開擊出右斜球。 3. 過早釋放桿頭,以致浪費了上桿時所儲存的揮桿能量,導致擊球時減速,而造成軟弱無力的擊球。 4. 由上桿頂點即開始擊球,而造成一個陡峭的下桿角度,因而失擊(打厚,打薄,左曲,右曲等)。 5. 暴力型的下揮,導致頭部移轉太快,因而無法看見球被擊中的過程。 跟 好的擊球,應該像似將桿頭刺穿過球一樣,所以一個開展的送桿動作,正像徵著一次成功的擊球。在送桿的過程中,身體持續的向左旋轉,直到身體正面向著目標。此時身體姿勢應是,重心在左腿上方,右腳膝蓋靠向左腿,腳尖點地(可看見整個腳底),右肩下沈,身體跟上,旋轉到向著目標,桿頭擊球後循著揮桿路線沿目標線繼續前進,當桿頭位在左膝蓋高度時桿趾部應指向天空。 側面圖 正面圖 背面圖 易犯錯誤 1. 不能持續釋放桿頭,擊球後雙手不能繼續伸展,因而提早收桿。 2. 右邊身體不能完全釋放作出有效旋轉,造成重心逆轉或前移不足。 3. 桿面右開或左蓋影響擊球方向。 收 當桿頭刺穿過球位後擊球動作己經完成,然後藉由慣性,隨著手肘的彎曲而遂漸往上移,進入最後收桿的姿勢。 正面圖 背面圖 一個完整的收桿動作應是 1. 重心充份的移轉至左腿,且落在左腳掌的外側,右腳以腳尖點地。 2. 身體正向目標。 3. 雙掌在左肩上方。 4. 視線仍停留在球位上。 5. 保持身體平衡。 6. 不良的收桿動作,通常都導因於前述放與跟的動作不佳所引起。 7. 常見的錯誤中尚有右腳承受過多的重量。 8. 左腳過於側向目標,造成移位太多或下背部過度扭曲,此動作不但易造成失擊,而且對你的脊椎骨易造成相當程度的傷害(倒C型的收桿動作) 一般的高爾夫文獻及教材中,大部分將高爾夫揮桿的動作,依動作時序分為上揮期、下揮前期、加速期、跟隨前期、及跟隨後期等五個時期。本文僅就多年來的經驗及個人體會認為,將時序的動作分期,改以口訣式的動作提示,在學習或教學上皆有其特別的效果。揮桿動作並非高爾夫技術的全部,但卻是基礎與關鍵之所在。其餘諸如;劈起桿、短切球、切滾球、沙坑球、推桿、果嶺的判斷、果嶺草紋的研讀、、、等,亦都是高爾夫的重點,不可偏廢。 格言“給我輕鬆打!!!” 參考書籍 1. 高爾夫文摘中文版 2. 景秋高爾夫雜誌 3. 錯誤與修正 大衛.李法貝特著 景秋雜誌社出版 4. 高爾夫實用練球法 Jim Mclean & Larry Dennis 合著 長生文化事業出版 5. 高爾夫致勝寶典 佛度 高爾夫文摘社出版 6. 高爾夫進階大全 諾曼 高爾夫文摘社出版 節錄自: 李老師高爾夫的世界 http://mail.tku.edu.tw/002574/newpage2.htm |
創意就是在平淡的生活中,增添更多色彩的甜品,令人情不自禁開始追蹤,尋求發現難得的好設計的喜悅!!
最後修改原因: 9 年 3 星期前 來自 Zoie.
本論壇禁止訪客發言
|
【最新話題】
【近期熱門話題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