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養成「高分低能」大學生?
「我個姨甥仔讀香港大學,做交換生(Exchange Student)去澳洲大學『交換』一年;他喜歡打乒乓球,學校亦鼓勵學生參加運動,在一次乒乓球活動,學校用校車載他去另一間大學,但在回程,竟把他放在距離大學有一小段路的一個街口,我這個姨甥大驚,第一個反應竟然是:撥電話向在香港的媽媽請救兵:『媽媽,我在澳洲迷了路,不知怎樣返回大學,如何是好?』」
「阿仔,我在香港幫不到你,你澳洲的街道我一條都不懂,你問路人啦!再找不到便報警!」媽媽料不到二十歲的兒子竟然隔洋問路,幸而她一個人在家中,如果正在和朋友打麻雀,那便貽笑大方了。
聽了朋友這個姨甥的有趣片段,我不禁問多幾句:「你姨甥仔讀書成績如何?」
「由細至大,年年考全級十名以內,全班五名以內,是一個高材生,非常聽話,尤其是媽媽的話,媽媽說東,他不敢說西,媽媽不說,他便停低!」朋友說。
原來高分低能的孩子,其性格是父母造成的, 父母全天候把孩子抱在懷中,二十四小時安排,監控,怎樣聰明的孩子都會變成低能的,要孩子有信心和有能力,一定要放手讓他走!(節錄)